分辨與突破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今天的第一與第三篇讀經都提到聖神,讓我們以聖神的恩賜來做主題。教會常說聖神七恩,其實聖神的恩典又豈止七個?不過,聖經的數字七,包含圓滿的意義。今天我們反省兩件聖神的恩賜,就是分辨和突破,傳統稱為上智和明達的恩賜。
  第一個恩賜是分辨。當有兩個或以上的選擇在自己面前的時候,不知選那一個好,我們求天主聖神幫我們辨別那個是天主的意思。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必須選擇善,而不應選惡。例如,「包二奶」的問題,基督徒根本不須勞煩聖神來幫我們分辨是否應該「包二奶」,因為這與基督徒的身份是完全不相稱的,聖經清楚的稱這些為淫亂,基督徒絕不可將淫亂看成浪漫。但是我們所講的分辨是指兩個都是善的價值在面前,自己不知道那一個是更好,這個時候,我們才呼求聖神幫助分辨那一個是天主的意思。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就是這個情形,兩批不同的基督徒,猶太的基督徒和外邦人的基督徒發生了爭執,彼此都覺得自己有理由。猶太的基督徒因熱愛舊約的法律,對他們來說割損是重要的事情,是與天主訂立盟約的標記,其他法律則助人過聖潔的生活,所以他們要求外邦的基督徒守同一的法律,共享天主這份恩賜。但是,聖保祿卻認為信仰耶穌基督才是最重要的事,是聖神使人自由,使人聖潔,所以基督徒是因信而成義,不是靠遵守法律。這一份自由和恩賜,比從前的法律更大和更好,更是好消息,基督徒沒有理由再走從前的舊路。

  今天的教會已採納了聖保祿的講法,因為我們不是猶太人,對猶太的法律沒有一份情意結;另一方面,聖保祿的主張已成為教會的主流,但在當時是不清楚的,而聖保祿亦不是教會內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因此教會需要祈求聖神幫他們辨別那一個是天主的意思。在辨別的過程裏,雙方都願意聆聽,都有機會發表意見。世人的爭執不能解決,往往因為不想聆聽對方,以為自已擁有真理的全部。當人一關閉自己,不願意向聖神開放,辨別便不可能,因為每人只願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好像連天主也要遷就自己的意見,人不再是承行天主的聖意了。如果當天雙方都堅持到底的話,教會便立刻分裂了。可幸當日聖神的確在運作,雙方都持開放的心,聆聽聖神藉別人所說的話。在一個祈禱的氣氛下,他們接納了雅各伯折衷的建議。他們清楚知道,這是「聖神和我們的決定」,聖神幫助他們辨別,在這個環境下,教會的共融比彼此堅持自己有真理更重要。很可惜日後的基督徒沒有好好把握這個寶貴的啟示,為了維護真理,不惜傷害共融與愛德,做成教會四分五裂,大家都沒有善用聖神分辨的恩寵,使聖神憂鬱。

  第二個聖神的恩賜是突破。福音中耶穌說:「聖神必要教導你們一切,並且使你們記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聖神能夠教導我們,使我們明白耶穌所講的道理。我稱此「明白」為「突破」,即一種豁然貫通,大徹大悟的經驗。在人生活的層面上,我們能有一種突破的愉快經驗,例如,學習游泳、踏單車、溜冰,經過一段時期的練習,會有一種成功突破的經驗,感到很開心。在倫理的層面上,我們也能有突破的經驗,小則能夠戒掉壞習慣,大則從為免受罰而守法,進而明白守法在群體中的價值,這些都是倫理上的突破。

  福音上所說的是信仰上的突破。我們的親友中有人生活混亂,漫無目的,不知何去何從,或生活只是為賺錢,對信仰的事,沒有一點興趣;但過了一段時期,一些經驗使他整個人變了,他自己和其他人都感覺到他的改變,變得很虔誠,懂得為人去生活,對耶穌基督開始感到興趣,主動閱讀宗教書籍,每晚都祈禱,甚至每天望彌撒,對未來充滿希望,抱著樂觀的精神,這就是來自聖神的突破。這是聖神的創造,聖神的明達恩典,今天的教會仍有這一份來自聖神的經驗。

  今日神恩復興運動大行其道,其實只是重溫初期教會對聖神的經驗,相信聖神是「主及賦予生命者」。讓我們相信聖神仍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助我們去分辨天主的聖意,使我們有信仰的突破,大徹大悟耶穌基督的道理。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信仰停滯不前,不妨向聖神呼求,幫助自己突破,感受到那份來自聖神的經驗。
—————————————————————————————————————————–

新天新地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若望福音敘述在最後晚餐中,耶穌告訴門徒祂會去一個地方,這地方就是天父的家,那裡有很多住處,衪去原是為給門徒預備地方。在第二篇讀經「默示錄」中,若望描述在神視中看到的新天新地。就讓我們來談談這個傳統稱為天國的「天父的家」吧!

  從前教會很喜歡講萬民四末,即死亡、審判、天堂、地獄,其中尤其喜強調地獄。可是在聖經裡,耶穌卻常談論天國,所用之比喻、圖像亦甚豐富──生命、光明、平安、天父的家、婚宴、種籽、天上的耶路撒冷、樂園等。地獄呢?相對地貧乏多了,而且都是在講天國的時候附帶提及,可見地獄是對天國的拒絕。環顧四福音中,講地獄較多的是瑪竇,瑪爾谷亦只講過一次,路加則無。可能是猶太人重公義,因此,以猶太人為寫作對象的瑪竇福音,強調拒絕天主的國後果是嚴重的;路加重慈悲,認為不需要提。保祿在書信中亦只談復活,只講天國的福音,沒提到地獄。在神學課程裡,「天國」可以是一獨立科目,但「地獄」從來不是;不過,在避靜和慕道班中,地獄卻常是熱門話題。常強調地獄並不健康,亦非福音所在,要改變這現象,我們便得返回聖經。

  聖經清楚地說:耶穌來不是為審判,而是為宣講天國的福音,那麼天國是甚麼呢?今日第二篇讀經提供了豐富的形象。

  「新天新地」:表示天國與以前的事物完全不同,「先前的天地都消逝了」,現在是全新的開始;保祿講天國也是點到即止:「天主為愛衪的人所預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 總之,天國是超出人意想之外,聖經只好以「新」字概括。

  「新耶路撒冷聖城」: 耶路撒冷之重要是因為有聖殿,聖殿之重要是因為那裡有至聖所,代表天主的臨在。這裡加上「新」字,以代表與舊的不同,因為默示錄成書之時,耶京已被毀而聖殿亦不復存在,但天主的臨在會以「新」的方式到來。

  「像等待新郎的美麗新娘」:結婚是大喜之日,也是愛心的高峰,古今中外,新娘子都會在這一天刻意打扮;何況,人心底的愛與喜悅也會把新娘襯托得格外美麗,難怪聖經作者以「新娘」去形容天國之美。

  「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衪要與人居住在一起」﹕這是描寫天國最有神修味道的一句, 整部若望福音都是要講這個意思──「聖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們中間」,原文是降生成血肉的聖言與我們住在同一帳幕裡。在若望看來,與耶穌同住就是人生最大的喜樂和目標。誰吃基督的肉,喝祂的血,便會住在祂內。在最後晚餐中,耶穌說衪去是為門徒準備住的地方,好使將來衪在那裡,門徒也在那裡。天國最重要的,就是天主與人同住的地方。

  「不再有死亡、悲傷、哭泣、痛苦」: 在天父的家找不到任何消極的因素,一切都是善的、美好的。

  聽了默示錄所載,我們好像對天國有比較具體的認識,但回心一想,我們到底把握了多少呢?其實不多,因為始終沒有人經驗過。保祿曾提到一次特殊經驗,自己「被提到三層天上去」(格後12:2),「他被提到樂園去,聽到了不可言傳的話,是人所不能說出的」。保祿經驗到甚麼,我們一點也想像不到,他已經清楚地說,那「是人所不能說出的」;這就是微妙之處,天國總是不能言傳的,正如道德經上說:「道可道,非常道」。

  讓我們多強調天國而少標榜地獄,因為愛的吸引比懲罰的阻嚇來得高尚,況且耶穌來正是為宣講天主的國,天國才是福音所在。聖經告訴我們,天國是一新天地,很美,沒有痛苦哀傷,人以愛永遠與天主居住在一起;其他的就讓它保持一份神祕,因為天主總是令人意外的天主,就讓天國為所有人都是一番驚喜吧!
——————————————————————————————————————————-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

(摘自閰德龍神父的《道亦有道》)

復活期第四主日又稱為「善牧主日」,今天彌撒的讀經清楚地指出耶穌就是善牧。「善牧」的意思或許為我們生活在城市的人並不容易明白,但為從前以遊牧為生的以色列人來說,卻有深刻的理解。
牧者率領羊群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對當時的以色列人而言,牧者必須是一位強壯的領袖,能夠保護羊群,使羊群免被野獸吞噬。每位牧者都認識及愛護自己的羊。耶穌用善牧的比喻是要讓以色列人明白祂就是他們的「善牧」,與他們有密切的關係,這關係建基於祂對他們的愛,及願意為他們捨命。

今日的三篇聖言讓我們明白天主的救恩計劃不只是為自己的選民。正如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清楚告訴我們:在教會之外同樣也可分享主的救恩,因為天主藉著一切機會向所有的人召叫,使他們明白真理。可是,要使所有的人都能夠聽到福音的喜訊,接受召喚,天主需要借助我們的口宣講,借助我們的生活為福音作證,借助我們繼續耶穌尚未完成的工作,好像保祿宗徒一樣,將福音的喜訊帶到天涯海角,帶到那些耶穌不曾踏足的的地方,使所有的人都能聆聽福音、接受救恩。

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若十 27)讓我們反躬自問:我們每天可有透過閱讀聖言,聆聽上主對我們說話?如果我們每天勤讀聖經的話,我們會認識我們的主,我們心中會像保祿宗徒一樣,燃起福傳的愛火,願意為傳福音獻上一生,使更多不曾聆聽、認識、了解耶穌基督的人,能夠有機會接受福音的喜訊,我們可有這份催迫感嗎?

天主願意我們成為祂的合作者,這合作是為了使所有不在羊棧的羊,即尚未接受洗禮的教外人士,有朝一日能聽到福音的喜訊,接受聖言的邀請,藉著聖洗聖事加入教會大家庭,成為基督徒。耶穌說:「……聽我的話,相信派遣我來者的,便有永生……。」(若五 24)我們聽從耶穌基督,努力跟隨祂,不單止只是在世上生活數十寒暑,而是能在主內獲享永遠的生命。讓我們一起靜默祈禱:求主使我們在人生的種種危機中,在各樣不同的際遇裡,能夠勤讀聖言,按耶穌的教導生活,除去一切障礙,一生矢志跟隨耶穌基督,最終獲得祂所許諾的永生。
——————————————————————————————————————————-

教會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本週的福音大概是附錄,加上去的時候可能伯多祿已逝世,而耶穌所愛的門徒仍然活著。這個附錄清楚啟示基督教會的面貌,讓我們就以教會為主題作反省。

  教會是傳福音的團體:福音讀經說:「西滿伯多祿對其他門徒說,我要去打魚」。通常船是代表教會,而打魚則象徵傳福音。教會的首要工作是傳福音,這是耶穌給與教會的使命,若教會只專注社會服務而不傳福音,就喪失她本有的價值。教會內每位基督徒也肩負為主捕魚的使命,不傳福音就不是使徒。

  教會是互相合作的團體:當伯多祿說要去打魚時,其他門徒說:「我們與你一起去」。福音記載當時共有七人,「七」是聖經中的圓滿數字,這裏清楚顯示傳福音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教會合作的事工。所以,我們都該反省:我有沒有把天主給我的恩賜去豐富教會,願意和別人合作,加入傳福音的行列?一個人我行我素,就沒有教會,「教會」一詞原來的意思便是群眾聚會。

  教會是分擔喜樂及痛苦的團體:一起同心合意工作自有一份團結的喜樂,但七人整夜打魚而一無所獲,也令人十分沮喪。教會同樣亦得接受這種境況,學習在痛苦中互相扶持,使她成為一個既可以分享喜樂、亦能夠分擔痛苦的團體。

  教會是極需要基督臨在的團體:打魚本是晚間好,而門徒對捕魚本亦甚有經驗,但人的努力和經驗並未能使他們取得好成績。作者取其象徵意義,黑夜缺乏光明,要到基督出現,光明才來臨。因此,門徒要到清晨,跟隨耶穌在岸上的提示後才有魚獲。同樣,我們傳福音時可能用上所有現代人的科技,包括傳媒的先進技巧和做足市場調查工作等,但不要忘記,科技不會帶來信德,基督的臨在與聆聽祂的話才是最重要。

  教會是愛主、歡迎主的團體:耶穌所愛的門徒比別人快一步認出主來。的確,愛主的人與耶穌有一份感通,容易察覺主的臨在,也應幫助別人體認主的臨在。伯多祿一聽到是主,就馬上披上外衣,跳進水裏去,反映出他對主的殷切期待。我們不妨自問:我們這個信仰團體,有能力助人經驗主的臨在嗎?能像伯多祿一樣熱切期待耶穌基督嗎?

  教會是大公的團體:門徒網了一百五十三條魚,而網又不會破。聖奧思定曾有一巧妙的解釋:舊約有十誡,新約有聖神七恩,十加七是十七;如果把由一到十七的數字加起來,其總和剛好是一百五十三。聖奧思定以此說明教會能容納新舊約的人,而新舊約都能帶人到同一的基督面前。一般的解釋卻認為,當時的人以為天下只有一百五十三種魚,所以此數表示教會是大公的,歡迎天下所有人加入,而她必定容納得來(網不會破)。

  教會應是積極進取、將天主放在首位的團體:耶穌問伯多祿:「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這句說話能夠翻譯為: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多過其他的東西嗎?意思是說:你是否把我放在生命中的首要位置?或者,「更愛」是有不停步、積極進取地去愛的意思。基督徒不能說:我的愛有限度,是到此為止;基督徒常能為耶穌的緣故去「更愛」,教會應懷著一個「更愛」的心態去牧養基督的羊群。

  我們不妨細味本週的福音,問問自己:作為教會的一份子,我有沒有一份傳福音的熱誠呢?我是否願意與其他基督徒合作,分擔他們的苦樂,還是喜歡獨來獨往呢?我是否時常聆聽天主聖言,熱切期待主的臨在呢?我有沒有一份大公的精神,對非我族類能包容歡迎呢?最後,我有沒有以主為先,為了衪而無止境地「更」愛呢?
———————————————————————————————————————————————

我主,我的天主!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本週的福音章節甲乙丙年都同用,最明顯的理由是它所記敘的事發生於耶穌復活後第八天,而每年復活期第二個主日正是第八天。這段聖經內容豐富,它既講述耶穌派遣門徒、預告聖神來臨、提及罪的赦免、亦透露了主日的來由(耶穌兩次顯現都在星期日,所以慢慢地基督徒以主日取代了設於星期六的安息日)。今天讓我們從多默宗徒身上作反省。

  很多人對多默作過詳盡的研究,包括他的心理性格。其實聖經上記載多默的資料不多,除了每一次提及十二位宗徒的名字時會提到他以外,還有幾次是在若望福音裏。第一次是耶穌要去伯達尼看病危的拉匝祿,由於伯達尼離耶路撒冷不遠,門徒擔心此去會惹危險,便加以勸阻,唯有多默這樣說:「我們也一起去,同他一起死吧!」這句話反映多默是一位有勇氣的人,亦愛護耶穌,但在勇氣的背後,他的性格深處似乎隱藏著一點兒悲觀。他認為上耶京是死路一條,看不到有任何希望,祗是耶穌要去,那就跟祂走,死了算吧,這種表現缺少了一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從容。有些人擁有愛心,但是屬於悲劇性的愛,以至會因愛而自殺,像電影「臥虎藏龍」的結局,女主角從高處一躍而下輕生,但悲觀性的愛不是基督徒的愛,基督徒的愛應常存著希望。

  第二次是在最後晚餐,耶穌要門徒心裡不要煩亂,要信賴祂,祂會為他們準備地方,但多默卻說:「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多默多疑、恐懼、悲觀的性格顯露無遺。一個性格悲觀的人會較難相信好消息,所以當別人告訴他耶穌已復活時,他覺得難以置信,於是開出一些條件來:要我相信嗎?除非我看見祂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祂的肋旁吧!多默這番話好像是在對其他門徒說:請不要開玩笑,我是不易受騙的!生活已夠煩了,請不要以無稽之談打擾我的智慧!

  若望福音第二十章中提及四種對耶穌有不同信仰方式的人:第一種是耶穌所愛的門徒,這人一進墳墓,見到殮布排列的形式,雖然尚未見到復活的基督就已相信了。另一種是瑪達肋納,她見到復活的耶穌還認不出來,直到耶穌呼喚她,她才驚叫一聲:「師傅!」可見她得賴耶穌叫她的名字才頓悟。第三種是其他門徒,他們在傍晚見到復活基督的顯現便相信了。第四種是多默,他不但要求親見,還要求摸到衪的釘孔才信。在理智層面上,多默的懷疑是合理的,只是稍欠信德,但我們若小心觀看多默的反應,便會察覺到他雖然開列出那麼多條件,但那一刻當耶穌碰到他內心深處,他心悅誠服地相信時,他的信仰跳躍得比所有人都要高,請看他向耶穌所說的那句話:「我主,我的天主!」這句話代表著眾宗徒對耶穌信仰的最高峰。

  「我主,我的天主!」本出自聖詠三十五篇,是以色列人對天主的稱呼。若望福音中門徒對耶穌有不同的稱謂,有人稱祂為「先知」、「天主子」、「以色列的君王」、「默西亞」、「主」,但都不及這一句。這句話是若望記載門徒所說的最後一句說話(附錄第二十一章大概是後來加上去的),正好跟序言中的那句「聖言就是天主」首尾呼應,將耶穌天主性的身份完整地勾畫出來。若望福音是聖經中最明顯的、最直接的稱耶穌為「天主」的地方。作者藉多默宗徒的口,帶出聖經中這個最重要的啟示:耶穌是天主。假如我們批評多默多疑、欠缺信德,不要忘記他的信仰也跳躍得最高。

  耶穌對多默說:你看到我才信,那些看不到而信的,才是有福的。耶穌這句話是對日後基督徒的一項挑戰。我們不但未能眼見衪、觸摸祂,而且像多默一樣充滿懷疑,要求理性的保證。讓我們求天主以恩寵消除我們的無信與多疑,邀請我們在生活中經驗祂,以與基督心靈的接觸與信服,代替理性的知曉與証明。耶穌說能夠這樣信是有福的;有福即喜樂的意思──一份從天而來的喜樂,而若望福音便以這喜樂的挑戰與許諾作結。
————————————————————————————————————————–

拉匝祿,出來!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上兩主日的福音提到耶穌基督是活水、是光明,今日的福音講耶穌是復活與生命,彼此都是相關連的。水是屬靈生命的開始,光是生命的指示,復活是生命的最終目的。這一切都指向基督,以基督為中心。若望刻意安排耶穌是生命最圓滿的答案,奇跡是他福音中的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復活的日子,是耶穌聽到拉匝祿生病的消息後的第七日,復活帶來新創造、新生命的開始。此事跡給信仰帶來很大的啟示。

(Ⅰ)痛苦是信仰歷程中少不了的因素︰面對著痛苦,人自然轉向天主祈求,像瑪爾大、瑪利亞兩姊妹對耶穌說︰「主啊,您心愛的人病了!」她們讓耶穌知道彼此的關係是如何密切,祈求的東西盡在不言中。故事讓我們看出,連耶穌心愛的人,也不能免除生活上的痛苦。我們的信仰主要非在現世生命中求福免禍,逢凶化吉。瑪爾大代表不少人的心態,渴求奇跡發生,但耶穌提昇她到另一境界︰「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然後挑戰她︰「你相信嗎?」。

(Ⅱ)痛苦的經驗使人接觸到憐憫人的天主︰耶穌對人的痛苦,並非無動於衷,祂傷感、流淚。祂的淚,不像那時職業性的哭喪婦女,陪著主人家哭,但求營造哀傷氣氛。耶穌的傷感是由人的痛苦而引發的,痛苦當然不好受,但痛苦深處蘊藏著天主的救援。天主不一定以奇跡使人離開痛苦,但祂總會在痛苦中拯救信祂的人,讓他感受到祂的安慰。

(Ⅲ)信仰已死的人,耶穌基督也能帶來復活︰故事中的奇跡本是指耶穌為生命與死亡帶來答案。孔子沒有這份啟示,故謙稱︰「未知生,焉知死。」耶穌卻以天主性的權威宣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答案就在祂身上。故事若引用在信仰生命上,耶穌能使信仰已死的人復生。死了四天,屍體發臭,確定了死亡的事實;手腳被布條纏著,面被汗巾遮著,洞口被石頭堵塞著,象徵著信仰受到內在外在的限制,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天主的能力。耶穌大聲喊叫︰「拉匝祿,出來!」耶穌喊叫人的名字有極大的能力,應驗了祂說過的話︰「羊聽祂的聲音,祂按著名字呼喚自己的羊。」(若10:3)信仰已死的人聽到祂的呼喊,也能復生。

 在四旬期中,讓我們注意耶穌呼喚我們每人的名字,叫我們「出來」!生活中我們總有不自由的地方,受很多東西支配,像拉匝祿一樣是個被布條纏住不能行動的怪物;面上的汗巾使我們看不清楚方向,不知生活為了甚麼或往何處去;生活在像墳墓一樣的環境裡,冷冰冰的沒有生氣,沒有溫暖,沒有愛心。只有基督的呼喚,才能使我們甦醒過來。另一方面,讓我們也為失去信仰的人祈禱,聆聽耶穌召喚我們幫助祂︰「解開他,讓他行走吧!」祂藉我們的手,恢復別人的信仰,使他們自由。在反省信仰之餘,讓我們靜聽耶穌的呼喚︰「拉匝祿,出來!」。
———————————————————————————————————————————————————

信仰的代價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耶穌治好胎生的瞎子,一方面顯示出祂是世界的光,讓在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另一方面此事象徵著洗禮帶來新的創造。創世紀記載天主用泥土造人,現在耶穌用唾沫和泥土抹在瞎子眼上,並派遣他到史羅亞池(有被派遣的意思)洗洗,瞎子便開始了新生命。故事亦顯示出信仰的歷程,瞎子從無到有,從黑暗到光明。最初他對耶穌的認識是膚淺的,只知道祂的名字叫耶穌,連祂住在那裡也不知道,但他卻為耶穌辯護,說祂是先知,並為祂而被逐出會堂。耶穌主動去找他,邀請他。他接受了說︰「主啊,我信!」並跪下朝拜耶穌。這個信仰歷程,給我們幾點啟示︰

(Ⅰ)信仰要經得起痛苦的考驗︰生來瞎眼是件痛苦的事,人人都會同情瞎眼的人。面對痛苦,人總喜歡問︰「為甚麼?」門徒問是誰犯了罪,是基於猶太人相信痛苦是罪惡的結果。不過,問「為甚麼」不會帶來信仰,往往使人苦惱、不忿,甚至質問天主,挑戰天主的公義︰「我那麼熱心,為甚麼年紀輕輕就患絕症?」「我犧牲那麼多時間服務教會,為甚麼偏偏生個弱智嬰孩?」倘若問題轉為「是甚麼?」便會帶領人進入逾越奧跡。在痛苦的事件中,天主的信息是甚麼?天主願意我做的是甚麼?問「為甚麼」是一個危機,多少人因此跌倒離開天主;問「是甚麼」是一個契機,導人進入深度的信仰生命。

(Ⅱ)在信仰歷程中,必須堅持真理,因為真理使人自由、明智、勇敢。法利塞人也看到瞎子被治好的奇跡,但不願承認真理,企圖用質問及恐嚇瞎子和他的父母,去推翻治愈瞎眼的事實。相反真理的人,不會獲得基督的信仰。瞎子堅持講真話,真理使他獲得最後勝利,使無知識的瞎子勝過有學問的法利塞人,真理帶領人到耶穌跟前。

(Ⅲ)信仰不離開經驗︰信仰不是概念,也不是知識,否則有學問的人該有深厚的信仰。信仰該有內在的經驗印證,此經驗使人的信仰立於不敗之地,足以接受別人的挑戰。瞎子以經驗抗拒法利塞人的質問︰「我只知道一件事︰我本來是個瞎子,現在卻能看見。」此經驗使法利塞人啞口無言,也使所有無神論者無話可說。

(Ⅳ)信仰要付出代價︰瞎子的父母不敢開罪當權的法利塞人,因為怕被逐出會堂,被視為罪人,不能再參加宗教及社交活動,故不敢為耶穌辯護。瞎子卻不怕犧牲,拒絕接受耶穌是個罪人,堅持耶穌來自天主︰「這個人若不是來自天主,必無能為力。」結果他被逐出會堂,付出了信仰的代價。正因為如此,耶穌主動把自己顯示給他,使他把握到信仰︰「你已經見到了祂,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

 在四旬期裡,我們除了反思自己的信仰外,更要為慕道者祈禱,使他們經得起痛苦的考驗,堅持真理,重視信仰經驗,並願意為信仰付出代價。

——————————————————————————————————————————————————————

使人得到永恆生命的活水

(摘自阿德里安.諾桑本篤會神父)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使人得到永恆生命的活 使人得到永恆生命的活 使人得到永恆生命的活水甲年的四旬期選經都是為教友和候洗者一起,反省洗禮的意義的,故此甲年四旬期三、四、五主日的選經,尤其福音,都是為舉行候洗者懇禱禮,準備他們在逾越節受洗而設。如果有候洗者參與禮儀,每年都應選用甲年四旬期的讀經。

水可以止渴,是生命所必須的。在今天四旬期第三主日的彌撒中,慈母教會便藉著水的象徵,向候洗者闡明天主聖神在聖洗聖事中所起的作用,並強調天主對待世人的無窮恩愛。舊約聖經中的出谷紀在第 15 和 17 章,兩次談到了水。

兩次所提起的事情,都發生在「瑪撒」。「瑪撒」一詞,有「試探」的意思。今天彌撒中的讀經一取自出谷紀第 17 章第 3 到 7 節。內容講述:以色列百姓,在梅瑟的領導下,逃出了埃及,在曠野漂泊,走得精疲力盡,找不到水喝,便開始埋怨梅瑟和天主。在不得意時,怨天尤人,原是人之常情,不足為奇。但是,以色列人看見過天主為拯救他們而顯的奇蹟,仍然如此,則不免意味著對天主缺少信賴,大不恭敬。雖然天主當時照顧了他們,命令梅瑟擊石取水,讓他們喝,後來卻嚴重地懲罰了他們,連梅瑟也未能僥幸。

後來聖詠第 95 篇追述那件事情說:你們今天要聽從祂的聲音,不要像在「默黎巴」那樣心硬,也不要像你們的祖先,那天在曠野中「瑪撒」地方,看見了我的工作,仍然試探我、考驗我。我四十年之久厭惡那一世代,我曾說:這個民族冥頑不靈,他們不肯承認我的道路;因此,我在盛怒之下起誓說:他們絕對進不了我安居之所。(詠 95:7–11)有關梅瑟在「瑪撒」擊石取水的故事,在教父們的著作,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把水比作聖體聖事;另一種把它看作聖洗聖事的預像。

今天的彌撒禮儀,採取第二種說法。這也是今天彌撒福音中所說的水的意思。今天的彌撒福音選自聖若望福音第 4 章,內容記述耶穌在雅各伯井旁邊與一位撒瑪黎雅婦女的對話。這對話是由要水喝而引起的。什麼水呢?那位婦女認為是眼前的雅格井的水。人喝了這水,仍會再渴。耶穌要給人的,卻是使人喝了,不會再渴,並且使人得到永恆生命的水。耶穌所說的水,無疑地是指天主聖神(參若 7:38–39)。今天彌撒中的讀經二選自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第 5 章。在這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闡述聖洗聖事的功效。領聖洗的人,因信德而成義,藉著基督跟天主和好了,有分享天主光榮的盼望。聖保祿宗徒用水比擬天主聖神,說:「這種盼望絕不會落空,因為天主藉著祂所賜給我們的聖神,已經把祂的愛傾注在我們心中。」

四旬期主日彌撒的讀經和福音,原來是為準備候洗者領受聖洗聖事的。但是,已經受過聖洗的老教友,也可從中取得教訓。那就是:一、藉以紀念領洗的宏恩,而感謝天主的無窮仁慈;二、可以重申我們的信仰,增進我們對天主的依賴和信任。

今天彌撒中的答唱詠就是上述的聖詠第 95 篇。其中的話很好,表示我們此時此刻應有的心情:你們今天要聽從祂的聲音,不要再那樣心硬。
——————————————————————————————————————

耶穌顯聖容

(摘自阿德里安.諾桑本篤會神父)

今天是四旬期第二主日。彌撒中的兩篇讀經和福音分別取自舊約創世紀第15 章第5 到12 以及17 到18 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第3 章第17 到第4 章第1 節,聖路加福音第9章第28到36節。福音敘述耶穌在山上祈禱,面容改變,祂的衣服潔白發光,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在光耀中,和耶穌談論祂去世的事。這就是我們資深教友所習慣聽說的「耶穌顯聖容」。

三部對觀福音都記載了這件事,但是只有聖路加福音用了「光耀」這個名詞。「光耀」就是「光榮」,在聖經中,它有豐富和特殊的意義。本主日彌撒的讀經一和讀經二,也在不同的意義下,談到了「光榮」。

本主日彌撒的讀經一敘述天主與亞巴郎立約的故事。在這則故事中,天主的光榮顯現在太陽西沉後令人害怕的黑暗中,又顯現在從亞巴郎擺設好的兩行肉塊中間經過的、冒煙的火爐和燃燒的火炬上。(故此,當天主的光榮出現時,也就是天主與人立盟約之日。)在讀經二裡,聖保祿宗徒談基督信徒的肉身復活,說那時他們將相似基督的「光榮」。

在本主日彌撒福音的記載中,伯鐸、若望和雅格看見了耶穌的光耀,先驚喜,後害怕。有聲音從雲中告訴他們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祂!」這是聖路加福音所記載的耶穌顯聖容的故事。在這之前,聖路加已先後敘述了伯鐸明認耶穌是天主的受傅者、耶穌首次預言受難,以及祂預言人子未來的光榮。在這漸進的一連串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作的目的,因而懂得他要給予我們的教訓。在這耶穌顯聖容事件中,聖路加告訴我們,在耶穌的身上,從起初便隱藏著祂的天主性的光榮,在祂復活時和在公開傳教時所行的奇蹟中也隱約顯露了。但是這光榮要等到世界末日祂再次來臨審判人類時,才昭彰地顯現;這時也將是天主與人的盟約徹底完成之時。同樣,今日我們做基督忠實信徒的,目前雖然在塵世蒙難,但是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有朝一日,我們終會在我們身上顯示出相似基督的光榮,而且即使在今天,在我們的身上已隱藏著做天主子女的光榮了。這是信德告訴我們的道理。

本主日的集禱經正好表達出以上所述耶穌顯聖容對候洗者和信友的信德生活所帶來的鼓舞作用:天主,祢命令我們聽從祢愛子的教訓;求祢賞賜我們今世深蒙祢聖言的培育,來日在天上,以淨化了的靈性之目,無限歡欣地瞻仰祢的榮耀。以上所求是靠祢的子、我們的主天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永生永王。阿們。
—————————————————————————————————————————–

罪過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兩個星期前的主日福音裡,耶穌用了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講出了自己的使命,其中一項是「使俘虜獲得自由」。俘虜廣義上可以說是罪惡的俘虜,罪惡使人不自由。耶穌傳道的基本訊息便是:「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谷 1:15)悔改是假定人犯了罪,人離開從前背向天主的狀態,回過頭來,面向天主。如果人連最基本有罪的狀態也不承認,便無悔改的可能。今天第一篇讀經和福音,提供了對罪的了解及啟示。讓我們對罪過做反省。

  罪是深入到人心的最深處。小過失是很表面的,但真正的罪卻進入到人的肺腑裡,把整個人改變。若翰洗者曾說:「我用水洗你們,但那比我要強的一位要來,祂要用聖神和火洗你們。」用水洗只能洗到表面,比方洗手洗身,但偏偏用「火」來洗,才能進入人的內心深處,例如用火去鍊金才能使裡面淨化。所以用火有一個特別的意義,真正的脫胎換骨是用火。

  今天第一篇讀經中,依撒意亞接觸天主後便發覺自己的不潔淨:「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唇舌不潔可能是指他的心不潔淨,才引致唇舌不潔。天使用一塊炭來接觸他的口唇,意思是用火來淨化他。淨化是來自天主,只有祂才能真正淨化人的罪過。因此天使告訴他,他的罪已被消除,內心亦已被淨化。

  福音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這刻骨銘心的轉化,使西滿變成另外一個人。西滿並不是第一次接觸耶穌,至少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曾經治好了他的岳母,這是發生在這漁穫奇跡之前。即是說西滿是認識耶穌的,所以今天耶穌上他的船,他也沒有拒絕。很可能他亦聽過耶穌的道理,不過沒有碰到他心靈的最深處;可能他跟其他以色列人一樣,認為耶穌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他也如此稱呼耶穌,對耶穌仍然是處於一無所求的境界。故事說很多人擁到耶穌跟前,聽祂講道,但西滿卻沒有,他留在湖邊洗網。他沒有群眾的狂熱,可能他是一個頗有主見的人,不會這樣容易受群眾的煽動。可是耶穌卻採取主動,偏偏上了他的船,還叫他稍微划開一點。西滿的感受大概相當複雜,他當時正在洗漁網,耶穌卻突然上了他的船,使他不能不停工。本來沒有心理準備聽道理的,現在不能不聽,因為耶穌在他的船上講道理。路加並沒有記載耶穌今天講甚麼道理,因為他並不著意耶穌講甚麼,而是願意讓人知道耶穌怎樣進入人的內心深處。

  耶穌講完道理後對西滿說,「把船划到深處,撒網捕魚吧。」這樣的一個命令,把它放在當時的情況,是極不合理的。耶穌是一個木匠,現在頂多也不過是一位老師,祂捕魚的經驗,怎樣也不及出身是漁夫的西滿。那時是日間,西滿等人整夜勞苦,仍然捕不到,現在日間撒網一定不及夜間好。我們再從另一角度看,西滿已做了整個晚上,現在洗網準備休息。可是休息還未開始,便要聽道理,聽完道理,以為可以睡覺,誰知耶穌又叫他工作,我們可以想像當時他的心情。況且網已洗淨了,現在又要把它弄髒,而且知道現在是捕不到魚的。但就是在這個不合理的情況之下,西滿仍願意聽耶穌的說話,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老師,我們已整夜辛苦了,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這就是耶穌給我們的訊息:「聽天主的話而實行的人是有福的」(路11:28),「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路 8:21)。聖母首先做到了,西滿也同樣實行了;聖母是滿被聖寵者,現在西滿的網裝滿了漁穫,而且多得網也幾乎要破了,我們可以看見天主也使他充滿恩寵。

  路加願意藉著這個故事,說明耶穌碰到西滿的內心世界,使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經驗。以前他只是個旁觀者,現在耶穌已經進入到他的心裡。他的內心深處發生了變化,恩寵使他認識耶穌是誰,他剛才還稱耶穌為「老師」,現在他稱耶穌為「主」。對耶穌深入的接觸使他發覺自己的不堪當,因而說出不尋常的話:「主,請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的確,人有了對天主的經驗,才會發現自己在有罪的狀態底下,才會謙遜地承認自己是罪人。路加福音一直只稱「西滿」,到現在才第一次稱他「伯多祿」,明顯地以新名字表達他的真正皈依。

  教過道理的人,會發覺跟慕道者講解罪過十分困難,因為他們往往沒有罪的意識。人在理性上、心理上,總是抗拒,不承認自己是罪人,而且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遇到人對罪有抗拒時,最好幫助他像伯多祿一樣接觸天主,同時為他祈禱,祈求天主接觸這個人,因為要承認自己是罪人,不是人努力的成果,而是天主的恩寵。一個最簡單的秘訣便是要求他按耶穌的話去做,保証他像伯多祿一樣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底伯多祿犯了什麼罪,路加並沒有提及,因為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現在他已是一個自由人,耶穌基督使他自由,也使他喜樂地捨棄從前認為很重要的魚穫而去跟隨耶穌。
————————————————————————————————————————————————————–

喜訊的障礙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今日的福音是上星期的延續,上主日的福音提到耶穌回到本鄉的會堂,站起來誦讀依撒意亞先知的說話,藉這些話講出自己的使命,亦即每一個基督徒的使命。今日耶穌繼續講下去,祂所講的很特別,很有力,但亦很刺耳,令祂的同鄉無法接受,要拉祂出城推下山。可以說耶穌不受自己本鄉人的歡迎,究竟為什麼他們不接受耶穌的喜訊?

首先耶穌沒有滿足同鄉的願望。多數人在心底都傾向想「留名」,想出人頭地,有些人甚至覺得名聲比財富更重要。若自己本身沒有甚麼能力去「立德、立功、立言」,便依賴其他東西使自己揚名。比方,某名人是我的同鄉或校友;又或有什麼名人來過我的地方,喝過我煮的涼茶,與我拍過照等等。納匝肋是一個藉藉無名的地方,沒發生過什麼大事,也沒出過什麼大人物。若望福音曾記載:當斐理伯把耶穌介紹給納塔乃耳時,後者曾很輕挑不屑的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一 46)。不過,納匝肋出了個耶穌,此人在外面成了名人,現在衣錦還鄉,所以他們今天特別來捧祂的場,希望祂能在納匝肋做一些特別的事或行一些奇蹟,令自己也能沾光。但是耶穌並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使他們大失所望。還有就是他們多少有點妒忌耶穌有今天的成就,祂只是一個木匠的兒子,沒有受過甚麼教育,現在竟然當了師傅,有大批門徒前呼後擁的,在祂的身邊,便顯得自己平庸了。

另一個拒絕耶穌的原因,就是受到狹窄民族主義所影響。多數以色列人希望耶穌所傳的喜訊只傳給他們,行奇蹟只給自己人,因為只有以色列人是天主的選民。但耶穌今天的訊息很清楚:祂的福音是為所有的人,祂行的奇蹟亦是為所有的人。路加特別強調福音的大公性,所以路加記載今天耶穌挑戰祂的同鄉,祂所舉的例子:先知厄里亞和厄里叟都有向外邦人行奇蹟,反而沒有幫助自己人。這些是聖經的事跡,以色列人不能否認,耶穌挑這些說出來,令他們尷尬。耶穌這種不妥協的態度令祂的同鄉從歡迎祂轉變為憎恨祂,甚至失去了理智,想把祂推下山,雖然當時猶太人已沒有權處死人,但是群眾的煽動使人失去理性,不理後果,做出犯法的行為。

當我們反省整件事,便會發現原來耶穌在傳福音時也有挫敗的經驗,但耶穌並沒有因此而失望。祂也沒有採取一種妥協的態度,改變真理去迎合別人的口味,因為真理是不能妥協的。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訊息:我們每一個人在傳福音時都遇過失敗的經驗,今日的記載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鼓勵,連耶穌都能有這樣的遭遇,何況是我們呢?此外,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總有他們不接受福音的原因,不論是來自風俗、文化、環境、個性、培育或其他理由,我們總要接納別人的有限性,不過我們不會改變福音去迎合他們,真理是不需要妥協的。

再看今天讀經一和讀經二所說的,我們更加可以得到安慰。如果把第一篇讀經用在自己身上,則天主說祂特別選中了我們作萬民的先知,我們必須傳述祂的意思;既然這是天主給我們的責任,那麼,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不須驚惶失措,天主必作我們的堡壘支持我們,沒有任何東西能戰勝我們,這份信德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另外,第二篇讀經是聖保祿的「愛德頌」,基督徒要以無比的愛德,對待不接受福音的人。如聖保祿所說,要對他們忍耐、慈祥、不動怒、不計較他們的過錯、並且能包容、相信、盼望。聖保祿特別提到「忍耐」,以忍耐開始,也以忍耐結束對愛的描述。我們要像聖保祿一樣有一份這樣大忍耐的愛心,去接受那些暫時不能接納耶穌基督福音的人,等候更好的時機。
——————————————————————————————————————————————-

基督徒的使命

(摘自吳智勳神父的《和平綸音》)

  丙年的福音,大致上是跟隨路加的。路加福音神修性很強,特別強調天主對人的慈悲,同時關注窮人的需要和社會上的不公義。在今日的福音裡,他提及耶穌基督本人的使命,就讓我們以此作反省,看看能否像耶穌那樣說:「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

  這段福音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首先,耶穌「按照祂的習慣,在安息日進了會堂」。耶穌本人像其他熱心的猶太人一樣,有在安息日去會堂的習慣;這習慣並沒有因日後與經師、長老、法利塞人或甚至跟會堂長發生衝突而放棄。這提醒每一個基督徒,不要因為在聖堂內,跟神父、修女或其他兄弟姊妹有意見衝突而不再去聖堂了。我們的信仰是建築在耶穌基督身上,不要因為人為的因素,放棄在聖堂敬禮天主的習慣。

  第二點,我們可以注意到耶穌回到納匝肋自己長大的地方,雖然祂知道「先知在家鄉不受歡迎」,但沒有忘記把喜訊傳給自己本鄉的人。我們對自己的家人確有一份責任,可能在他們面前自己往往缺乏可信性及說服力,但仍有責任把喜訊傳給他們。

  第三點,我們可以看見耶穌讀經的時候,是「站起來」讀的,這是猶太人對天主聖言的尊敬態度。我們對天主聖言的態度,有這樣的尊敬嗎?對天主聖言的尊敬,有助我們意識到天主的臨在。從前在聖堂內讀經的人,是要領了讀經職務的,連讀經台也在一顯著位置,甚至加上隆重裝飾的,好能提醒人對聖言的尊重。

  耶穌今天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說明默西亞的使命是怎樣的,而先知所預言的話,在耶穌身上應驗了。首先,祂是「向貧苦的人傳報喜訊」。天使把耶穌降生的喜訊,首先報告給貧苦的牧羊人。聖經上所謂貧窮的人,不光是指一無所有的人,更是指需要天主、依賴天主的人。今日,教會常常鼓勵「優先選擇窮人」,實在是出自聖經的訊息。本來服務是一視同仁的,但富人自有他們的辦法,故窮人應該是我們優先服務的對象。我們教會在香港有很多名校,如果真把「優先選擇窮人」作為原則的話,能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學生中,選擇那些比較窮困的呢?假使能如此,就是教會優先選擇窮人的一種具體表現。

  「向俘虜宣佈釋放」:俘虜本來指在異地充軍的以色列人,耶穌這裡汎指受種種罪惡勢力束縛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自由的地方,我們受許多東西影響著:例如環境、習慣、時尚、流行的東西,不知不覺支配著我們,使我們不自由,甚至無能為力。只有來自基督的力量,才能使我們自由。有時困難的地方是,我們自願失去自己的自由。我們樂於擁有某些東西,陶醉於某種逸樂,根本不想放棄,不在乎自己受控制。這時的確要靠來自天主的恩寵,才能使自己從不自由中釋放出來。

  「向失明的人宣告復明」:失明的人看不到東西,不知道自己的道路。生活有時就是這樣,我們不知自己要往哪裡去,迷失了生命的方向。耶穌是世界的光,祂不但能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意義,祂本人就是我們走向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使受壓迫的人獲得自由」:的確,在我們身旁能有不公義的制度和法律,能消除不公義的東西,自然是基督徒的責任。耶穌就幫助人從當時外在的、繁瑣的、令人透不過氣來的規矩中釋放出來,返回法律的精神。連神聖不可侵犯的安息日也是為人,為幫助人走向天主。

  「宣佈上主恩慈之年」:恩寵的時刻,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此時此地來臨了。

  這段聖經讓我們從耶穌的使命,看到自己的使命。「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我們領洗的時候,上主的聖神就臨於我們身上;藉著神父的傅油,使我們屬於基督,我們的確從基督身上領受了祂的神,接著便有責任「向貧窮的人傳報喜訊」。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們要自問:我們擁有這個喜訊嗎?信仰為我們是個喜訊嗎?我們要「向俘虜宣佈釋放」,但我們是自由的嗎?我們不是也受消費主義操縱嗎?我們要「向失明的人宣告復明」,但我們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嗎?在生活中,我們懂得分辨天主的意思嗎?我們要「使受壓迫的人獲得自由」,我們有沒有參與壓迫人的制度?我們很容易指責別人不公義,但我們自己又如何?很多人家裡都有菲傭,我們有欺負她們嗎?我們有給予她們一份應有的薪酬及尊嚴嗎?抑或我們以一種鄙視的語氣去稱呼她們為「賓妹」?倘若是這樣,則社會上不公義的制度其實我們也有份參與。「宣佈上主恩慈之年」,我們問一問自己能否有信心地說:「今年就是天主恩待我的一年」?讓我們祈求天主,使我們充滿信心的說:「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