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09/20/2015

天主子耶穌基督降生成人來救贖我們是超出猶太人和所有人的期待的,而他選擇愛人的方式,以及邀請我們和他一起愛人的方式更是超出我們想像之外的。我們基督徒蒙召以新的方式了解天主,以新的平凡的方式每天接待照顧天主。

1、第二次預言苦難

今天的福音(谷9:30-37)是主耶穌第二次預言他要去耶路撒冷,在那裡,“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天,他必要復活。”主耶穌用了三次向宗徒們預言他的苦難、死亡和復活,一方面說明主耶穌非常清楚他在知道要面對的艱難情況後,還是決定繼續邁向耶路撒冷,完成天父的旨意,另一方主耶穌對跟隨他的人坦白說明,沒有隱瞞,耶穌基督從來不會用虛榮或虛假的方式來引導他的門徒們。然而,耶穌基督的這個選擇不僅宗徒們不明白,就是從我們今天的人的經驗來看,也是違反常理的:他完全可以不用去耶路撒冷面對痛苦和死亡,然而,他選擇邁向耶路撒冷,即使那裡有每個人不願意麵對的苦難和死亡。從邏輯上、從人的經驗上、從人的期望上,我們都無法理解耶穌基督的選擇,然而,從愛的角度,我們就能比較了解一個選擇邁向艱難痛苦與死亡的天主:“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若13:1)。

因著天主子耶穌基督選擇去愛,即使前面充滿了痛苦和死亡,他的所有門徒也前赴後繼,作為傳教士,以天主的愛,邁向世界各地。許多傳教士明明知道他們可能要面對的艱難困苦,甚至失去性命的危險,他們依然選擇離開自己熟悉安全舒服的環境,邁向充滿危機的地區,這都是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主耶穌的愛,他們希望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天主的愛,得到天主的愛,以及永生的生命。從傳教士們手中,我們了解天主的福音,接受耶穌基督的恩寵。

作為基督徒,我們也是蒙天主愛的召叫而加入了聖教會,而來到聖堂一起祈禱,並被派遣去愛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傷害我們的人。

2、宗徒們的不聽,不問與不說

然而,我們人習慣性的思維方式,特別是被流行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所教育的生活方式是比較困難接受耶穌基督的教導和生活的。在第一次預言苦難後,伯多祿起來批評主耶穌,在第二次預言後,宗徒們的表現是“不聽不問不說”。 “不聽”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又害怕詢問主耶穌。門徒們為什麼會害怕詢問主耶穌呢?他們怕主耶穌的解釋不是他們所“期盼”的。他們跟隨主耶穌都有自己的“期盼”。 “不說”是因為他們在忙著為自己的“小算盤”,爭論“誰最大”。他們也知道在主耶穌預言他的苦難和死亡時彼此爭論誰最大是不對的,所以,當主耶穌問他們時,“他們都默不作聲”。宗徒們在跟隨主耶穌的過程中都經歷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到“以主耶穌為中心”的成長過程。

回想我們自己跟隨主耶穌的過程,許多時候,我們的反應也和宗徒們差不多,常常對於不符合我們“心意”的教導採取“不聽”的態度,對於自己的“小算盤”也會“不問”主耶穌,以及在祈禱時“不說”我們的內心秘密想法。當然,我們的信仰旅程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通過主耶穌的教導,通過借鑒其他人的信仰成長過程,我們也不斷提醒自己學習調整我們的生命中心,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對待人的態度,成為一個成熟的耶穌基督的門徒。

3、小孩就是耶穌?

今天主耶穌提醒門徒們對待一個淳樸的小孩子的態度,其實是啟示我們新的天主觀,以及應該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遇到天主。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天主形象”,以及如何侍奉天主的方法。許多時候,我們都在按照自己內心或者文化所描述的“天主的形象”而尋找一個超越的大能的天主,然而,天主卻自己降生成一個普通的人,生活在普通的家裡,和常人無異的平凡的人。這個啟示是超出猶太人和所有人的想像的;這就是天主降生的啟示。

降生的天主讓我們在自己的每天生活中遇到天主,和天主一起生活。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渴望天主,更希望在每天的生活中遇到天主。天主子耶穌基督的啟示讓我們茅塞頓開,當我們舉目高天尋找天主時,降生成人的天主耶穌基督卻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希望專心服侍耶穌基督時,他卻啟示說: “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派遣我來的。”很明顯,這位小孩子不是耶穌基督,也不是天主父。然而,在這裡,主耶穌啟示了一個我們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卻簡單異常的找到天主,和天主相遇的方法:因耶穌基督的名字,為了耶穌基督而接待任何人,特別是接待任何一位弱小者,就是接待天主,就是和天主相遇。耶穌基督的啟示是邀請我們學習聆聽並發現天主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的臨在。當我們人在舉目高天尋找天主時,天主卻靜靜地來到我們家門口,走在我們身邊。當我們準備全新服務主耶穌時,他卻告訴我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的兄弟(姊妹)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6:40)。當亞巴郎翰以熱情開放的心態歡迎並款待三位路過他家的陌生人時,他們竟然是天主的使者(創18:1-16);失去希望,低頭無力走在回家路上的厄瑪烏二門徒遇到了和他們說話的陌生人,邀請他一起共進晚餐,他竟然就是複活的天主子耶穌基督(路24:13-35)。真福德肋撒姆姆說,她在那些被拋棄的人,瀕臨死亡的人身上看到了主耶穌的面容……當我們以愛主耶穌的心,以接待主耶穌的心態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弱小者時,我們就遇到了天主自己。

降生的天主還在繼續,麥麵餅和葡萄酒被祝聖後成為天主子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

體悟耶穌基督的愛,聆聽耶穌基督在聖教會內的教導,學習以愛主耶穌的心態對待我們周圍的人,我們就是在邁向成熟的基督徒,就是和天主每天相遇,就是過天主兒女的生活,就是把從上而來的智慧帶給我們的團體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