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08/23/2015

1、主耶穌的話生硬嗎?

今天的福音(若6:60-69)很特別,主耶穌基督的福音為有些人卻成了無法接受的“硬骨頭”。在主耶穌基督講完“生命之言”後,門徒們中間有人開始議論: “這話生硬,誰能接受呢?” 的確,從人的經驗和知識角度看,主耶穌基督的話確實生硬。傷害人,殺害人本身已經是犯罪了,更何況“吃人肉,喝人血”這種非常恐怖的行為,然而,主耶穌卻邀請跟隨他的人“吃我的肉,喝我的血”!由於對主耶穌基督的話無法理解,無法接受,這些本來跟隨主耶穌的門徒們也開始不接受他這個人,他們開始一個個地離開了。

如果我們通讀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就會發現,他的話基本上都是“生硬的”。在主耶穌福音的開始就是呼籲人停止原來的自己和大家都人為很正常的生活: “天國臨近了,你們回頭改過,信從福音吧!”(谷1:15) 在有人報告他黑落德殘害猶太人時,他卻說: “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路13:1-5) 在有人告訴他:“您的母親和兄弟在外面想見您”時,他卻說:“誰是我的母親? 誰是我的弟兄?”(瑪12:46-50) 他更告訴那些準備跟隨他的人;“誰若願意跟隨我,就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瑪16:24)。天主“生硬”的話是因為天主邀請人過一種跟隨天主的新生活,而不是現在的“隨心所意”的生活。

如果我們反省自己的生活也會發現,不僅天主的話常常對於我們人而言是“生硬的”,而且許多行為也是“生硬的”。對於我而言,我經驗到天主“生硬的行為”是我父母的離開。在我父親和母親生病期間,即使我們每天不斷祈禱天主的仁慈,最後,父母還是離開了我們。那時我感到,天主的做法的確太“生硬”!

最近我懷著難過的心情去參加一位姊妹的葬禮。她文靜善良,虔誠有愛心,而且是聖詠團的一位很有天賦的成員,我們在彌撒聖祭中,在團體活動中常常聽到她優美的、來自心靈的、感動人的歌聲。她也積極參與堂區的其它服務。她是一位有三個孩子的母親,最小的一個才六個月大。然而,她卻離開了,留下三個需要母愛的孩子,孤單的丈夫,以及難過傷心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們!聽到她過世的消息,我就禁不住流淚難過。當看到她的家人,特別是哭泣飢餓,需要母親的六個月大的兒子時,我們都在哭泣了。雖然我們沒有抱怨天主怎麼沒有多讓這位姊妹在世上再多活幾年,但是,我的確認為,天主對這位姊妹和她的家庭所做的是有些“生硬”!我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經歷過比較“生硬”的天主。

2、 我希望信仰什麼樣的天主?

我認為天主話語和行為“生硬”是因為我感到天主沒有按照我的心意說話行事。我們認為天主的說話和行為“生硬”是因為我們這位耶穌基督好像不是我們“期望”的天主!當我們認為主耶穌的話和做事有些“生硬”時,是因為我們傳統習慣所認識的信仰,我們對天主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受到了挑戰。信仰和人生一樣都充滿著挑戰。其實,當我們發現主耶穌基督的話“生硬”時,天主的行為“生硬”時,一方面是人生的信仰危機,另一方面也是信仰生活的轉機?這時候我們需要再次反省,我們希望跟隨的天主到底是什麼樣的?

人對天主的信仰基本上有兩種選擇心態: “我期望的天主”和“我跟隨的天主”。 “我期望的天主”就是我們希望天主是能滿足我的每個需要,幫助我解決每一個困難和問題,最好是隨叫隨到,事事聽話的天主。這種想法就是以為自己為生活和世界的中心,以為自己是“天主”。然而,我們自己也清楚,天主不是我的“奴隸”,我也不是天主。人內心都在渴望“做天主”,這種想法從“創世記”的人類元祖就有,然而,人的誘惑就是“希望做“天主”,卻不想要天主。
“我跟隨的天主”就是認識到“我自己”不是天主,我需要放下自己的幻想,學習聆聽天主,跟隨天主,接受天主的教導和引導。天主才是我自己以及整個世界的主宰,不是我,也不是任何人,更不是任何組織。這樣,即使天主的話和做的事在我看來有些“生硬”,也就是不符合我的“心意”,我也要放下自己的成見,否定自己的“智慧”,跟隨天主。

當我們明白我們信仰天主的兩種不同心態時,就會在信仰的十字路口轉向正確的道路。人在遇到困難時,特別是有關信仰生命的困難時最容易誤入歧途,進而否定自己和生命的選擇。在舊約中,若蘇厄就听猶太人選擇跟隨自己的天主(蘇24:1-2)。在新約中,天主子耶穌基督親自降生成人來啟示引導我們人。在天主子耶穌基督身上,我們體認出人來自天父,被天父所愛所派遣在世上完成愛的使命,在完成了現世的使命後,我們都要回到天父的家裡,那裡,天父也為我們每個人準備了永生的福樂。

3、在天主內做自己
當我們認識到“我自己”不是天主時,我們就比較容易了解如何調整自己聆聽並跟隨天主子耶穌基督的心態了。對於我們基督徒而言,通過聖洗聖事我們已經“出死入生”死於自己,活於天主,開始了新的生命,天主的生命,所以,聖保祿說:“我生活已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0)。因為我們基督徒已經是在主耶穌內生活天主的生命,所以,我們的生命中心已經不是我自己,不是我們的團體,而是天主。當我們聽到天主的話“生硬”時,當我們認為天主的做事“生硬”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不斷調整自己生命的中心,尋求天主的旨意,繼續跟隨天主而生活的良機。對於我們基督徒而言,生活的每一天、每一種境遇都是為了完成天主給我們的愛人的使命,為了榮耀天主的聖名,所以,保祿宗徒說:“我或生或死,總要讓基督在我身上受顯揚。”(斐1:20)只有在天主子耶穌基督內,我們才能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只有在天主內,我們才能真正做自己。
聖母瑪利亞是我們基督徒和每個人的模範,她學習聆聽並承行天主的旨意,即使她還不是很理解,“願照您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我們也學習在每天的生活中,在每個艱難中,特別是在我們認為天主的話和做事“生硬”時,堅定信仰,和伯多祿一樣轉向主耶穌向他說:“主!惟有您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靠誰呢?我們相信,而且知道,您是天主的聖者”(若6:68-69)